开云网站新闻中心News
太欣新材料科技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闻发布会
枣庄发布4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化改革赋能 助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市科技局坚持科技引领产业创新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习2023年9月在黑龙江省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新质生产力作出系统阐述,3月在全国两会上再次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市科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枣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枣庄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以“五链协同”统筹抓好平台打造、企业培育、人才集聚、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打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链”。持续优化全过程创新生态,紧扣“6+3”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对省市两级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的日常管理,强化绩效考核,建立2项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图谱”,组织实施110项左右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目前已启动项目申报工作。对新能源、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产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把科技创新重点和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力争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二是打通企业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对接链”。强化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育苗”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登高”计划。2024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超1100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落实好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和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等政策,力争年度“科创贷”申请金额10亿元,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截止到一季度,受理“科创贷”备案申请56笔,较去年同期增加7笔,申请金额3.26亿元,较去年同期申请金额增长0.59亿元,同比增长22%。 三是打通“引育留用”全要素齐备的“人才链”。建立科技人才梯次培育库,持续优化完善人才引育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培育水平,年内自主引进太欣新材料科技、培养高层次人才不少于10人,新增外国高端人才、专业人才40人以上。推进人才团队“揭榜挂帅”,重点支持揭榜团队榜单项目10项,充分发挥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强大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共筛选国家级人才工程推荐人选4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筛选人选9人。 四是打通对外合作的“创新开放链”。深化拓展科技合作,加强与常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50余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发挥产学研联合基金作用,年内实施一批重点产学研合作项目,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形成紧密合作模式,协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建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家,加速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科技资源的转化运用,促进核心、基础、共性技术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五是打通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路径链”。进一步谋划示范区建设第二阶段实施方案,推进我市“双十百千”示范工程,实施示范区建设重点项目20项,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价值实现等5个示范场景;推动建立示范区建设厅市协商机制,细化部门对上协调争取项目清单,加快省支持示范区政策落地,目前已完成《2024年示范区建设对上争取政策清单以及示范区场景建设实施意见》的征集梳理;突出石榴、马铃薯等新品种引育、健康产品高值开发、产业融合创新示范等,启动实施石榴全产业链提质增效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强化特色产业科技支撑;引入中国农科院、林业与环境促进中心等资源,建强生态产品交易中心、鲁南生态银行,做优“中国生态石榴之都”区域公用品牌,推进生态资源价值多元实现。 祝世峰: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力三要素”的改造,增强劳动者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丰富劳动对象种类和形态,创造新的生产要素组合,拓展生产新边界,塑造发展新动能,从本质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实现能级跃升。一是抓好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不断塑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我们将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聚焦“6+3”产业领域加快科研攻关,着力攻克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产业。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筹建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劳动者、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充分配置。完善人才工作机制,促进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第一资源。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由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同时,我们还将重点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拓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应用场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土壤。 齐鲁晚报记者:时隔12年重新修订,《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您能解读一下新修订条例的重大意义吗? 沈长遐:制定于1994年的《条例》,在2012年修订后再次迎来全面修订。新修订的《条例》由原先的9章57条扩展至11章66条。《条例》紧扣科技创新这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制度设计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尤其围绕社会关注的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例中提出多项支持举措,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法治保障。一是紧扣科技创新主线,多措并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条例》强化了党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全面领导,明确了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职责。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发展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太欣新材料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聚焦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工业化数字化深度融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落实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部署;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科技成果征集、发布、进场交易,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条例》规定贯穿了新质生产力从培育到应用生产的全链条,实现了原则性和操作性的统一。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太欣新材料科技,多方协同加速形成科创新格局。《条例》强化了企业是技术创新决策、科研投入、组织科研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本省的科技攻关任务,鼓励企业与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等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明确了政府、商业银行以及保险机构等融资支持措施,拓宽了科技型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同时,《条例》还通过系统化、集成化的方式,将开展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的扶持,落实企业科技研发优惠政策等方面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及时固化,增强了政府保障责任的约束力。三是激发人员创新活力,多管齐下加强激励约束新质效。《条例》明确了对不同科技人员差异化、个性化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研究的诚信伦理底线要求。物质激励层面,以推动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为切入点,赋权有关单位实施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和质效;完善了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创新人才和团队的遴选支持机制和对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的多方扶持措施。精神激励与约束层面,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良好氛围,明确对承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任务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免责;以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抓手,使科学家理想成为远大志向的标杆,让科学家榜样成为青少年学习的偶像;加大了对科研诚信与科研伦理的约束性规定,让遵守诚信伦理规范成为全体科技人员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枣庄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枣庄高新区作为枣庄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地位举足轻重。在新质生产力培育上又有哪些进展和最新规划呢? 朱贵莲:枣庄高新区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路径,把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从创新主体、创新平台、高端人才、研发投入四个维度发力,切实用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最优增量”。一是扎实推进创新主体培育。聚焦“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企业培育体系,按照“3阶1全”培育机制,全面开展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跟踪辅导和服务。截至目前,辖区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115家。接下来要继续引导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的企业主动开展入库评价,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能力较强、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纳入高企培育计划。有序开展各类惠企活动,真正实现科技初创企业“全覆盖”、重点培育企业“零死角”。二是加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强化科创平台培育力度和运行管理,将“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充分融合,持续夯实平台基础,相继获批为国家创新型锂电产业集群试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2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2022年山东省锂电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获省政府批准建设,精工电子获批筹建省储能电池技术创新中心,飞秒根技术研究院、诺依曼物联网研究院等5家企业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九洲双创科技园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科峄鹏(山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院士工作站获省厅备案,互联网小镇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下一步将区域研发重点同国家、省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方向有机结合,积极培育科研平台创建梯队;结合每年绩效评价,按照“一企一策”方式提供精准服务,做好存量的管理提升工作;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库,实行项目信息化管理及全程管理推进新模式,优化科研平台运行管理机制。三是集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科技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枣庄高新区坚持“外引内培”,聚焦主导产业人才缺口,依托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推荐省级、力争国家级的金字塔模式,累计荣获国家级人才工程4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7人。精准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对接国内知名中介机构、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智汇高新,惠企鹊桥”大学行活动,促成与辖区企业的交流合作,协同开展高水平科技研发活动。今后继续加强对企业及合作人才的政策宣讲,深入挖掘、培育现有高层次人才,加强合作、补齐短板,匹配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四是精准聚焦研发投入指导。突出重点企业,分类精准施策。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引导相关企业严格按申报认定标准和要求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突出抓好承担科技项目的企业,督促相关企业严格按项目计划进度加大研发投入。突出抓好无研发投入的规上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无研发投入规上企业的排摸挖掘和业务辅导力度。力争到年底,规上制造业企业中,无研发活动企业占比降到20%,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5%。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太欣新材料科技